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分类:登山 |热度:11219 ℃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骆驼峰位于四川省四姑娘山一带之长坪沟深处,高度5484米,拥有冰河、岩稜、雪坡、碎石,攀登地形多变,假如是希望从登山(mountaineering)初学者继续成长,这是一座值得考虑的较冷门山峰。

方式:商业队伍。

路线:南坡传统路线

时长:适应期2天,实际攀登4天。

地点:四川省四姑娘山区,靠近长坪沟尾处。

季节:冬季,2月。除了春节假期之外,冬季的骆驼峰虽然比较有雪崩危险,气候却相对平稳,落石危险也因为大多都被冻在冰雪而降低了。

潜在危险:雪崩、流雪、冰河裂隙、落石

行程概述:

2/2:四川-四姑娘镇(3160m)

2/3:高度适应日(攀登至约4350m)

2/4:除夕,休息日

2/5:D1,四姑娘镇-长坪沟-C1沟底大本营(3800m),许多记录会称4700米处的营地才是大本营,但我们的当地向导是这么说。

2/6:D2,C1- C2雪线下营地

2/7:D3,C2 – 骆驼峰东峰下 – 骆驼峰假顶 – C2 – C1

2/8:C1 – 长坪沟 – 四姑娘镇

2/9:游览双桥沟

2/10:四姑娘镇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旅社房间里的窗帘内侧是Q版地图,骆驼峰位于四姑娘的上方,不甚显眼。

骆驼峰攀登简史:在这块山区早年的探勘时期即有外国人登顶纪录,中国登山者于2004年完成首登。

另外,由于不明的原因,骆驼峰是当地人眼中的邪门山。其山由长坪沟底望之,鞍部左右双峰看起来能联想到骆驼,因此得名。

以下是2/2到2/4的日记随笔。

2/2 ‧ 前往四姑娘镇

云层厚重的傍晚,载着我们一行人的车疾驶在303省道上,从四川成都双流机场直接前往四姑娘镇,路程212公里。即将要踏上前往骆驼峰的旅程,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攀登5,000米以上的山峰,心中一半是不安,一半是兴奋。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成都是湿冷的天气,体感温度比想像中低,而且司机又延迟很久才到,逼得我们纷纷从装备袋里掏出羽绒服保暖。

迷迷糊糊之中夜幕低垂,车翻山越岭,抵达了四姑娘镇。当时正是春节期间,大部分商店均不营业,冷清的路上只有少数几盏街灯。我们出动了手机导航,才找到民宿的正确位置,后来得知原来当地配合的团队老板也兼经营民宿。房间内部装潢是现代风格,看得出来离整建完成没有很久,但交谊厅却是满满的藏族民俗风情,有撞球桌,还有喜欢到处乱晃的猫儿。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旅社的大厅舒适且带有藏族传统风情。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玄关处的墙上地图吸引我驻足良久,研究附近一带的山脉与走向。

此处海拔高度3,160米,原先向导还担心我们从平地直上3,000米高度会不会有高山症,结果大家状况都还OK。当下探问行程,我们明天会轻装爬附近的山作高度适应,后天是休息日,接着才是为期4天的实际攀登。整个民宿最令我感到兴趣的事物,莫过于位于玄关处的登山地图,里面清楚标出了四姑娘一带的山谷(沟)与山峰,其中位于么妹峰北方的就是这次的目标骆驼峰。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我们都在一个没有窗户的石墙老屋里用餐,与旅馆相连,还记得旅社老板兼登山向导夸口说他老婆是这一区煮菜最好吃的人。

2/3 ‧ 高度适应日,4350米

天气晴朗无比,身在藏区,就连广阔天空的色彩都有着藏蓝。在一楼的交谊厅用完早餐后,我们跟着民宿工作人员兼向导,沿着牧民的路从平坦的谷地走向山坡。一眼往坡顶望去,让目光顺着稜线游走,尽头是一座遥远的山峰,即便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看得出构成山头的暗沉岩块,显然并未积雪。向导说那座山高度超过5,000米,没有名字,且从未有人登上去过。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这是我们第二天的早餐,同样地颇有藏族风味。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高度适应,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爬到高处适应稀薄的空气,再回到低处睡觉休息,也就是所谓的爬高睡低原则,让实际攀登时的表现更好。

我侧着脑袋想一想,附近在山区活动的人大多是牧民,牧民并没有登上峰顶的需要,即便是远道而来的登山者,在山谷两侧连绵的稜脉也毫无出奇之处,所以的确可能至今仍是未登峰。

注:可能现在还有当地人认为某座山还是未登峰,但事实上这一带早年即有国际队伍探勘或攀登川西的山峰,其中就包含了着名的日本探险家中村保(Tamotsu NAKAMURA)于1990年开始的勘查之旅。或许已有不少山峰被人登上,只是纪录难以查询而已。

经过了养着牦牛的围栏,里面的牛好奇地朝我们张望,然后我们穿过一些路障,踏上稜线的小路,缓缓地以之字形上升。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路过当地牧民圈养的牦牛。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行程大多是在宽稜上慢慢徒步,必须努力调匀呼吸。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高的地方徒步,心情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忧,但好在没有什么异状。就这样,我们一路爬到约4,350米处,爬升约1,200米,大约花了4小时,大家看起来状态都不错。

这趟高度适应之旅最令人惊艳的一幕,莫过于初次见到四川第二高峰蜀山之后幺妹峰(6,250米)的真身(至于王则是贡嘎峰,‎7,514米,两个都是极不好惹的高难度山峰),那高傲耸立于群峰之间的姿态让我一见就难以忘怀,光秃秃的灰白花岗岩体顶端是终年不化的雪冠,让我生平第一次领略到何谓奇峰突起。

回去后查阅资料,发现是日本队伍率先于1981年的东稜路线完成幺妹峰峰的首登,然后下一个着名的攀登纪录是2008年由查德‧家乐氏(Chad Kellogg)与狄伦‧强森(Dylan Johnson)所创下的西南稜首登,总共花了10天、72个绳距,其中第7天与第8天的高山稜线攀登更被狄伦称为快乐牛仔,也就是在沿着高低起伏的冰雪岩混和稜线上不断上下的意思。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走到一定的高度,四姑娘山区最有名的山峰一一出现,包括了鹤立鸡群的幺妹峰,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兴奋地跟四姑娘来一张大合照!

我们于是往下走一些,觅着了一处长着短草的平地,然后各自坐着吃午餐行动粮,端详着高山风光。台湾山岳的岩质节理普遍破碎,冰河作用也远不如温带地区的山区盛行,先天上就无法产生如此景观,但却有着他处少见的丰富生态,可谓是各有千秋。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众山环绕之下,开始下山的路程。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四姑娘镇近年观光发展快速,同一条街过几年就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2/4 ‧ 异乡的除夕夜

今天是个身在异乡的除夕,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跟家人一起度过的除夕,但这就是喜爱爬山必须付出的代价。登山终究是个自私的活动吧,我想。我们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其中,却不是用于生产或是陪伴家人,也未有保家卫国、探索未知的宏大目标,甚至还使得关爱之人担忧,一切都只为了对自己有意义的主观价值。

然而若是问我值不值得,我回答值得。即使我们是在商业模式下被层层保护的客户,我的心仍然期待着接下来几天的登山行程,为之口干舌燥、兴奋不已,因为这才像是活着,活着的感觉不该是事物都依照着设定好的轨道运行,活着的真实感需要冒险才能获得!冒险,又怎么可能没有危险呢?

有趣的是,撇开城市里工作讨生活的艰难,我们竟然会愿意主动抛弃安定与温暖,进行有着一丝丝丧命可能性的户外活动?可能我们体内都有着不甘于平淡的灵魂,也或许我们内心隐隐约约的感知到,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旅社提供的风味点心,一旁还有热茶,拿来杀时间正是绝配。

藏族的老板一家大小不是在晚上吃年夜饭,而是在吃吃喝喝中渡过整个下午。我们一群人在早晨无所事事,就被他拜托帮忙在门的四周贴藏文版春联,但我想这应该是受了汉化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他们一家大小则是在忙进忙出张罗着一席盛宴,我们恰巧躬逢其盛也被热情招待了。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为了帮主人家完美的贴好春联,我们一群人可是非常的认真!

酒过三巡,大家逐渐地无话不谈,让我们听到了旅社老板的故事。

老板的故事

他的父亲是一名当地藏族牧民,似乎只会说藏语,老人家年轻时曾担任过国际登山队伍的揹工,虽然马齿已长,在山上的脚程仍是快得能让年轻人吃不消。老板早些年也是当地有名的向导业者之一,但近年来忙于经营旅社,登山业务方面有些荒废了,现在正准备重新擦亮这块招牌。身为有生意头脑的人,他也会探勘附近尚未有成熟路线的山峰,调查是否能带团前去登顶,例如长坪沟西侧的婆缪峰(5,413米),只是他与队友在攀登时刚好碰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差点被崩落巨石夺去性命,九死一生。

四姑娘名字的由来

关于四姑娘山名字的来历,经过老板询问他父母后的翻译大略是:原始的读音近斯姑罗,意思可能是山峰状似喇嘛庙的尖塔,汉族进来之后自行音译成四姑娘,还发挥想像力将四座山分别命名为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与幺妹峰,而事实上原文只是个统称罢了。除此之外,根据网上的资料,四姑娘与附近藏族的神山墨尔多山有所关联(老人讲故事时确实有提到这座山),据神话传说所言,拟人化的山神经历比武较量后收服并册封了附近一带所有的山神,其中四姑娘即是当时受册封的斯古拉如达之汉字谐音,藏语意为保驾山神。

这顿2小时的下午宴结束后,酒精的效果渐渐发挥出来,晚上我们有人抱着马桶吐,有人在公共区域放声高歌,有人在房间里拿着技术冰镐练习冰攀动作 … 好在民宿没有其他住客,不然如此喧闹可真是不好意思。

按照行程规划,明天只是沿着长坪沟走到近沟尾的位置,几乎都是平路,即使有点宿醉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四川‧骆驼峰】D1:前往基地营的20公里长坪沟健行

由于今日的行程只是轻装走到长坪沟约20公里处,我们昨日就将用不到的事物塞进装备袋,包括用不上的硬底鞋、冰爪等技术装备,身上只留必需品以及行动粮,让我的大背包看起来像是洩了气的皮球,不太精神。吃完早餐之后,我们目送着硬鼓鼓的装备袋被抬上车辆,随即步行离开旅社。

骆驼峰D1行程纪录

总距离:20公里

耗时:7小时

总爬升:355米

地形:木栈道、土石路、草地、湿泥地

10:50长坪沟景区大门, 0K (3,445m)

12:14枯树滩, 3.5K (3,500m)

13:10下干海子, 6.3K (3,536m)

14:43木骡子, 10.7K(3,700m)

17:00大本营, 20K (3,800m)

攀登开始前的第一关:申请手续

然而我们并不是直接出发,而是前往四姑娘山的户外活动管理中心办证大厅,同时也是当地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所在处。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这栋屋子是四姑娘山一带的户外活动管理中心办证大厅,若是没有业者协助办理手续,可能需要于行政流程上花费不少心力,也许搞得兴致都没了。

徒步进入美丽的长坪沟

凭证申请通过之后,我们拿着买好的门票,搭环保接驳车前往长坪沟的大门口。照理说园区内的公路不允许私车出入,但我们的装备袋却也被厢型车载到了售票口,再由协作团队搬到马上。就我的观察,这应该是向导团队外包运输工作给园区内经营骑马生意的业者,也就是所谓的马帮。

这些可爱粗壮的马儿接下来就会载运我们的行李,只是走的是溪边的专用马道,不是给游客走的木栈道,所以在木栈道上除了几处之外都看不到它们的身影。除了物资运输之外,马帮的主要客户是付钱骑马的游客们。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拿到车票之后,我们赶紧快步前往搭车。接驳车上早就没有空位,让我们只能一路紧抓着椅背与扶杆,晃来晃去地往终点前进。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从景区的大门就能看到挺拔的幺妹峰(海拔6,250米),静静地俯视着渺小的游客。

约早上11点钟,我们在耀眼的太阳下跨过长坪沟大门口,海拔高度约3,400米,不远处经过斯古拉寺,之后马路消失,只有规划良好的木栈道。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这座寺庙名为斯古拉寺,其来自四姑娘的藏语原始发音。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我们的私人装备袋与团队物资都交由当地马帮负责搬运,主力部队就是这些短小精干的小马。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从外头看来金碧辉煌的藏传佛教寺庙,也就是地图上所说的喇嘛寺,只可惜我们无暇入内参观。

下午1点10分,我们抵达步道的尽头,略吃点食粮,休息聊天一阵再出发,之后就是土路,走啊走着,山势犹如完美金字塔一般的婆缪峰(5,413米)缓缓现身,令人不得不讚叹冰河作用犹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切蚀力量。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步道经过一处名为枯树滩的景点,若不是水位低,应该能看到枯木立于水中的景色。背景是越来越显得高耸的幺妹峰。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过了木栈道终点(下干海子)之后,这才让我们见到婆缪峰(海拔5,430米)的原貌,此山通体为花岗岩构成,经过冰河作用切蚀,某些角度望去有着近乎完美的金字塔形状。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路线偶尔穿越平坦冰面,但我们的冰爪与硬底鞋都放在装备袋之中,只能小心翼翼地缓步前进。

初见骆驼峰

下午2点43分,我们抵达海拔约3,700米处的木骡子,此处风景豁然开朗,一大面淡褐色的草原展露眼前,小群的犛牛在其上信步而行,一幅美好的高山牧场景象。东西边分别是幺妹峰和婆缪峰的巨大山体,其中尤以幺妹峰的西北壁壮观无比,2002年英国登山家米克‧佛勒(Mick Fowler)和保罗‧莱姆斯登(Paul Ramsden)在上所创的中央岩沟新路线,总共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待了6晚,又赢得了第12届极限攀登界的最高荣誉金冰镐奖(Piolet d’Or),令人无限神往。

这位佛勒先生被媒体称为世界最强业余登山者,从1977到2017年都有着全职工作,但却仍然能够与同伴保罗搭档拿下2003年、2013年、2016年的金冰镐奖,足迹遍布苏格兰、爱尔兰、秘鲁、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川藏等地,真是我们上班族兼登山爱好者的楷模啊!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路线到了位于长坪沟中段的木骡子,森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大草原,景色豁然开朗,东可见幺妹峰,西可见婆缪峰,北可远眺骆驼峰。

另外一个最吸引人注目的景色,就是北方天际尽头处初现身的骆驼峰主峰与东峰我们此行的攀登目标。继续往长坪沟深处行走,渐渐地看不到游客了,也越来越容易看到溪边的冰层。如果是在夏季来此处,看纪录会有难缠的沼泽地形,但冬季时并不必担心这种事,顶多就是微软泥巴地而已。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虽然太阳晒在身上暖暖地,现在仍然是冬季,入夜后温度能到零下15度左右,更别说是更高的山区了。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骆驼峰的整条稜线都出现在眼前了:状似骆驼的主峰与东峰,以及更右方的羊满台(海拔5,666米)。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回望来时路,冰凉清澈的溪水倒映出了山、云与天空。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此处离长坪沟的尽头已不算太远,我们的大本营大约就在这附近。一匹马队的马儿正在把握空档啃草。

抵达骆驼峰大本营

下午5点14分,我们抵达森林中的木屋,是我们今晚的住宿点。当地向导称之为大本营,也就是basecamp的意思。此处海拔约3,800米,约等同于雪山山顶的高度,对于主要在台湾山域活动的我来说多少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天色逐渐暗了,我们随即各自找空地搭帐篷,等候晚餐。夜里温度大约有-15度,但我们可以到木屋里面跟大伙儿们一起烤火、吃饭、聊天,虽然拥挤了些却比外头暖和得多。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这是一块避风的林间空地,一旁有一栋木头小屋,但平时有上锁,大概只有马帮或业者才能打开。

明天就要正式从谷底上升到第一营了,但由于行程安排宽松的关系,我们可以睡到自然醒再出发,想来真是挺幸福的啊!我们今天走的长坪沟,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经典的徒步路线长坪沟-毕棚沟穿越一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

【四川‧骆驼峰】D2 & D3:失眠夜与登顶日

为了让我们获得充分的休息,今天的行程安排很松,睡到约早上9点半才吃早餐,配着灿烂的阳光与清早透凉的空气,一下子精神都来了。我们大约10点多才从大本营出发,马队脚程快则是走在队伍前面。骆驼峰的登山口还要往南走一小段路才能找到,于是乎,我们开始从谷底逐渐上升,目标是位于约海拔4,700米处的第一营。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四川骆驼峰之南坡传统路线示意图。

骆驼峰D2行程纪录

耗时:4小时

总爬升:约900米

地形:土石路

10:20大本营 (3,800m)

14:19第一营 (4,700m)

注:大本营的一个定义是能以车辆、畜力运补物资的地方,所以有人会以驴马可达的第一营为大本营,本系列文章的用词则是以当时向导团队的称呼为准。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今天的目标只是第一营而已,加上有马队帮忙负重,让我们可以睡到饱、吃到饱再上路。早餐餐点是混和胡萝卜、土豆和肉块的稀饭。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肚子还有空间的人努力消灭剩菜,其余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上路。

雇马队的好处:轻装徒步

由于行程只是到第一营而已,而且预计不会遭遇雪地,睡袋、睡垫、技术装备,甚至硬底鞋等重物就一股脑地塞进装备袋里,让可靠的马儿帮我们运上去。别看马儿身躯巨大又负重,马夫一声吆喝下,他们就将我们远远地抛在后头。我们这群人嘛,由于行程安排宽松,就保守地慢慢走,但我想如果装备全部上身的话,从大本营爬升900米应该也是个不轻松的锻炼。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跟着马队和向导的带领,我们正式开始骆驼峰的攀登行程。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边走着边专心调匀呼吸,直到休息时才能观察爬升后景色的变化,赞叹冰河切蚀出来的陡峭壁崖。

随着高度逐渐上升,一开始自我感觉良好的冲劲,也慢慢地被刻意深呼吸消磨殆尽,从出发时看来广大的谷底,现在变成了两条巨大山脉间蜿蜒的带状草原。下午2点19分,我们到了骆驼峰第一营,一眼望去不是特别的平坦,草原上有着少许积雪与巨石散落四方,但在这个时候刚好位于雪线之下,所以不必花力气整理营地。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比起地形较为陡峭的西侧,长坪沟这一带山区的东侧坡度意外的缓和。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运送物资的马匹与马夫,可能是久居当地,看起来都不受到高度的影响,全程健步如飞,令人好生羡慕不已。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接近第一营地之前,有面积大小不一的岩石坡面,但不会阻碍通行。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这块雪地与草坡混合的平台稍稍倾斜,刚好位于雪线下方,是个还算适合扎营的位置。

虽然下午风和日丽,但停下来一下就能感到明显寒意,于是大伙儿纷纷换上羽绒衣保暖,并寻觅合适的地点搭帐。由于我想试试看自己的能耐,加上之前曾在国外旅游时达到差不多的高度且无异状,这一趟就不准备丹木斯,好在身体状况看起来还行。

明天就是关键的冲顶日,凌晨2点就要从营地出发。根据当地向导所言,如果我们能在早上9点前到达骆驼西峰底下,最晚等到10点,就可以尝试登上西峰的真顶 (反之就要撤退),然后最迟在中午左右开始下撤,回程拆第一营后直接退至大本营。

至于东峰与西峰何者才比较高,其实没有非常精确的数字可供参考,一般来说都认为西峰比较高,但可能也只是相差彷彿。

失眠夜

就寝后悲剧发生了。由于选择营地时不够谨慎,地面竟然微微往侧面倾斜,虽说不至让人躺着滑落,搭配上我那滑溜的充气睡垫却会一翻身就滚下去。再加上也许是海拔高的缘故,我心脏整夜砰砰砰地狂跳,呼吸也比往常急促不少,完全无法入眠,翻来覆去的结果就是一直压到下坡处的队友,让通常好眠的他饱受困扰,最终两人皆整夜没睡,闹钟响时脑袋简直是一片混沌。

但就算是营地平坦,在那个状态下我也不知道能否真的睡着哪。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雪原上耸立的骆驼东峰,渺小的登山者、洁白的雪原、崎岖的岩峰,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骆驼峰D3行程纪录

耗时:15小时

总爬升:约620米

总下降:约1,520米

地形:平滑岩面、雪坡、冰河、土石路

02:00第一营 (4,700m)

07:30骆驼西峰下 (约5,100m)

09:30骆驼西峰假顶 (5,320m) 折返点

14:30第一营 (4,700m)

17:00大本营 (3,800m)

登顶日揭开序幕

凌晨一点,各帐篷内就传出了整理物事的杂音 (因为完全睡不着所以都记得)。我穿好保暖衣物,拉开帐篷深深吸了一口深夜冷冽的空气,期待能够驱散整夜辗转难眠的疲惫与无助感。既然都到了这儿,身体除了精神疲劳外也没别的警告,那就放手一搏试试看吧!

原本寄望当地向导团队会准备跟大本营一样的早餐,但我的预期完全错误,早餐就只是每人一碗简单泡面而已,而且还是我无法承受的辣味。一看到如此状况,我只能后悔前一天没有事先问清楚,这下今天的能量来源全都要靠凝胶了。很快地,当地向导开始催促大家上路,我于是赶紧将羽绒服塞进冲顶包里面,打起精神,跟随着前方队员的脚步开始这漫长的冲顶日。

除了头灯与星光之外,只有黑暗与呼吸的声音。我心里甚至有些感激出发时间是如此之早,让我可以尽快摆脱睡不着的梦魇。起初大家身体状况不错,即便坡度一直保持在30 – 40度左右,我们一行人还能稳健地跟在向导后面行走,但随着高度逐渐上升至近5,000米左右,也就是接近东西峰鞍部的冰河雪原地带时,坡度突然提升到40 – 50 度,我开始每两三步就需停下来大口喘气一阵;同时,眼见地形开始具有危险,向导令所有人结成绳队,以策安全。

好在雪况良好,上冰爪踩起来十分踏实,不必多花力气与松雪搏斗,不然状况应该会更糟糕。

推绳上骆驼西峰的假顶

勉力攀上坡顶,头灯能照亮的范围内是一片大雪原,我脚步开始有些不稳,边走着边大口喘气。队伍穿越这片雪原至骆驼西峰途中,天色开始微微转亮,于东方映出黑色锯齿一般的天际线。

我们在7点半左右到了假顶的岩稜之下,之后都是约45度左右的雪坡路段,一旦无确保滑落即会危及性命,于是向导团队命我们在原地等候,等他们架绳完成之后再上。寒冷让这一段等待漫长且痛苦,逼得我们纷纷将羽绒服掏出来罩在外面,还必须不断跺脚甩手以免冻僵。

等到向导们总算架好路绳,冷到不断打颤的我自愿先出发,将绳子卡进上升器(jumar),踩着前人踏出的雪阶奋力上登,一样维持着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数十秒的节奏。背后的队友应该觉得我太慢了,真是不好意思。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由于雪面陡峭,我们正在沿着架好的绳子攀登骆驼西峰,背后左侧是幺妹峰,右侧是长坪沟西侧的崎岖的角峰群。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骆驼西峰分为两座山,中间鞍部地方被冰河雪坡分隔,靠西的那座山高度较高,被称为真顶,靠东的则是假顶。图为真顶。

等到全员都到了骆驼西峰真顶与假顶之间冰河的横渡起始点,时间已经逼近早上9点,总向导问我们是否要继续登顶,我们讨论一下后决定要试试看。于是他便系着绳子,在我们的注视下开始横渡冰河,想不到走了一段路之后就回头喊道前方有冰河裂隙,不能走了。升起的太阳让能见度非常好,就我们所处的位置来看并没有看到任何裂隙,当下认为向导团队应该是想要撤退了才这样说,但我们一来也许是累了,二来感到所剩时间不太宽裕,就没有质疑他的判断。

等待的时间中,太阳晒得身体暖,彻夜未眠累积的倦意突然爆发,低着头挣扎了一阵。既然真顶上不去,向导建议我们沿着岩稜推绳走上去到海拔5,320米的假顶看看,上面缠有为数不少的藏文经幡,望向真顶却没有看到一样的景观,时间约为早上9点半。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我坐在这一趟攀登的最高点,拍摄下其他人登上时的一瞬间。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骆驼峰假顶绑有一些经幡,但真顶上似乎就没有。

未竟的失落感

还能怎么办呢?是遗憾吧,是不甘吧,但这辈子大概也只会来骆驼峰一次了,起码要让辛苦揹上来的2公斤器材(单眼相机+运动摄影机与三轴稳定器)发挥点作用。于是我坐在山顶之上,录了一段人生目前海拔高度最高的影片,随后用垂降方式倒退回到骆驼东峰底部。

往左方张望,只见灿烂的阳光打在骆驼峰真顶的岩壁上,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构思着爬上去的路线,但终究只能将头别开来,不让遗憾占据心中。这种长天数的登山机会,一年顶多也就是一次,倘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那就几乎没有可能再度一亲芳泽。说不会患得患失,只是自欺欺人吧!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从照片可以看到下方的冰河地形,至于真顶的实际攀登路线并不容易看得出来。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由于用走的方式比较累,我们于是垂降而下,回到架绳的起点处。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从假顶拍摄骆驼东峰与羊满台,最右方是幺妹峰,可以注意到东峰与西峰中间广大的冰河雪原。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照片中可以看到左方的绳环连着我的吊带与上升器/下降器,其又连着绳索,其余的操作方式都和垂降一样。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回到大本营

走到来时的雪坡顶端,虽然脚上踩的感觉挺踏实,但当地向导团队不知是怕我们滑落还是雪崩,认为必须要开绳确保,于是等了良久才能下去。只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并未在绳子末端架确保站,而只是请一位向导领着绳子走到末端而已。假如滑坠的话,那个倒霉鬼也只是变成连着绳子的人肉飞弹,到底要怎么停下呢?

下午约2点半左右,我们一行人回到第一营,休息、等马夫找马(马儿跑去吃草了)、拆帐、收装备、换鞋花了大概1小时,然后再往大本营走。这一段路没有积雪,大家比较没压力,就各自沿着山沟一侧往谷底走,只是走着走着发现自己都在踩牦牛的小径,幸好背后还有押队的总向导,不然还需要花些时间找主路。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当地向导为求保险,在看来无甚危险的雪坡上依然坚持要开绳确保。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回程时这才看到岩石坡面原来是长这个样子。由于冰雪地形减少,队员们纷纷拆掉冰爪,雪面陡峭处改走岩石路段。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回到了第一营还要重新整装、拔营拆帐,今天要直接回到大本营才行。

由于太过疲累的缘故,回到大本营的时候已经没有精神拍照记下时间,只知道大约是5点左右。吃完晚餐之后,稍稍回复一些精神可以和朋友在帐篷里聊天,但没过多久大家就抵挡不住沉重的眼皮,纷纷回帐就寝。鑽进睡袋后,睡意犹如海啸一般铺天盖地席捲而来,令人丝毫无法抵抗。

后续

D4的行程就只是从大本营一样轻装走回长坪沟景区大门,再搭乘接驳车回到四姑娘镇而已,乏善可陈,故不特别纪录。由于没有用到预备天,我们行程结束的隔天就一起去双桥沟观光,看看另一座山谷的风光地貌。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攀登结束了,走20公里路出去吧。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从双桥沟的末端可以看到标高5,578米的玉兔峰,以及鞍部的兔子石。玉兔峰由此得名。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兔子石还真需要点眼力才能看得清楚呢!

四姑娘雪山攀登,攀骆驼峰的点点记忆

双桥沟景区内道路一景。

声明: 买户外 定位于为广大户外爱好者提供精心挑选促销户外装备以及促销信息。驴友从户外装备的品牌,价格进行筛选决策,为你节省出宝贵的时间。 买户外为你推荐最好的户外装备品牌、户外用品品牌,告诉户外用品哪个牌子好,是你选择户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参考户外网站。 玩户外,上买户外! 本网站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由于受条件限制,如有未能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或作者不同意该内容在本网站公布,或发现有错误之处,请与本网站联系 (本网站电子邮箱为help@maihuwai.com),我们将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时予以更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点此投稿

0条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姓名 (必填)
邮箱 (必填)
网站

暂时木有评论